【
農機網 熱點關注】 當前,安徽省春季農業機械化生產即將全面展開。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的部署,全省各地農業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早謀劃,早準備,多措并舉組織好春耕備耕農機化生產。全省計劃投入各類農機具140萬臺,其中施肥
播種機45萬臺套,機動
植保機械46萬臺,植保無人機近4000臺。疫情之下,農業機械大顯身手,在各地春耕生產中占據著主力地位。
一、農機奮戰在防“疫”一線
各地引導有條件的農機合作社等,利用高效植保機械裝備優勢,積極配合防疫部門做好社區消毒作業;利用無人機對轄區*巡邏,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和監控。農機技術人員在開展春耕備耕現場指導的同時,進行新冠疫情防治宣傳。據不完全統計,亳州市治海、代敏、盛農、嘉禾等36個服務組織利用輪式植保機、植保無人機義務為本村或就近村組68個村居社區噴施殺菌消毒液;安慶市利用輪式植保機、植保無人機義務為720個社區(村)噴施殺菌消毒液。埇橋區80多名農機技術人員活躍在田間場院、農機作業現場,在發放技術資料、檢修機械的同時,指導合作社、種糧大戶等做好新冠疫情防治。
二、農業部門轉變方式服務備耕
一是利用網絡途徑,開展技術培訓。因為疫情管控要求,今年春耕技術指導采取線上線下同時展開的方式,比以往更多地利用了手機、網絡等途徑,效果明顯。多地開通了農機服務熱線,解答群眾和機手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和電話、短信等形式,對機手進行培訓,為機手提供技術交流平臺;建立干部聯系服務制度,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組織農機專干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指導。六安市及時將農業農村部“春耕農機線上服務站”向廣大農機從業人員推送,推行“不見面”服務、管理服務及作業服務。潛山縣安排縣鄉兩級40余名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墑情、病蟲草害,及時發布春季田管意見和技術方案。
二是多個平臺聯動,指導機具檢修。各地農機部門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平臺,指導和幫助農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切實做好備耕農機具準備和作業前檢修保養,全面保障春耕農機化生產需求。同時督促農機經銷企業做好“三包”服務工作。滁州市動員全市已建成的52個市級農機化示范大院和32個省級綜合性全程農事服務中心做好機具保養、調試和檢修,在保障自身社員春耕備耕的基礎上,主動幫助其他農機戶。截至目前,共幫助機手檢修大中型農機具5萬臺套以上。廬江縣白湖鎮利民農機專業合作社承擔著當地近2萬畝地機械化春耕作業任務,受疫情影響,機械檢修保養技術人員一直沒能如期復工,合作社負責人通過縣里的農機化作業微信平臺進行了反映。農機部門立即組織技術人員前往,集中為合作社20多臺大型農機進行檢修保養。
三是做好信息服務,緩解用工難題。組織有條件的農機合作社做好對疫情防控期間用工緊張的村、社區進行跨區作業的準備,或實行農機代耕、代插、代收托管服務。通過網絡平臺及時向機手發布春耕作業信息、機具要求、氣象信息等,并幫助供求雙方做好信息對接。肥西縣農業部門鼓勵農機合作社通過網上預約訂單等模式,為廣大農戶提供農機作業服務。因為疫情影響,嚴店鄉種植大戶蘇陽雇不到人噴灑農藥,他撥打了肥西縣農機推廣站的熱線電話,推廣站立即幫他向合作社下了訂單。合作社抵達作業現場不到3個小時,就用無人機完成了300畝小麥植保作業。
四是開展隱患排查,保障安全生產。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利用網絡、短信平臺向機手發布安全生產信息。引導農民有序下田、分時下地、分散干活,避免人員集聚,戴口罩、勤洗手。督促農機作業服務組織配備防疫物資。組織開展農機隱患排查治理,消除事故隱患,確保春季農機安全生產。安慶市利用“農機通”APP等網絡平臺告知農機手暫停辦理農機牌證許可等相關業務,同時利用短信平臺向全縣農機手發布疫情防控、機械隱患排除等安全生產信息85088條。馬鞍山市為急需到農機監理窗口辦理車輛登記、年檢、證件補換等業務的機手,采取預約申請等方式,提供業務辦理便民服務。
五是協調農機出戶,幫助企業復工。蕪湖市各級農機部門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農機具等調劑調運,提前做好春耕所需各類農機具、零配件和油料等物資的儲備供應,暢通運輸渠道,確保農機具能進村入店,保障春耕生產需要。南陵縣農機局積極幫助農機經銷企業聯系相關部門做好門店開業復工申請,按照統一要求填寫承諾書,門店張貼特別提示,并按規定進行門店消毒。目前已有4家農機經銷企業上報了承諾書。黃山市有序協調域內茶機生產企業復工和農機銷售企業恢復經營,嚴格落實防疫措施,盡快恢復產能。根據市防疫指揮部要求,黃山市茶機生產企業已復工投產,農機經銷企業和網點也已恢復營業,黃山市恒安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已組織生產各類茶機100余臺。馬鞍山含山縣安徽宏翔農業機械有限公司正在打復工報告,等待園區管委會批復。宣城市規上農機生產企業13家,復產復工7家,其余6家待有關部門審批后復產復工。
三、各地農機忙春耕
一是利用高效植保機械開展統防統治。今年春耕期間,高效植保機械是病蟲害防治的主力軍,各地正加班加點開展統防統治。目前正是滁州市小麥、油菜除草害時期,為確保人少出村,機少下地,各地動員農機合作社開足開齊各類高效植保機械為廣大農戶服務。截至目前,共動用植保無人機300余架,自走式噴桿
噴霧機1320臺,共防治面積200多萬畝。太和縣40余架植保無人機參與統防統治,在縣植保植檢站的監控平臺上,全縣參與一噴三防的飛客們盡顯無遺,隨意點擊一處作業地點,可以清楚地看到正在作業的飛客姓名、作業的農田面積、噴灑覆蓋面積、施藥量等關鍵信息。目前受疫情和天氣影響,飛防作業進度較往年稍緩,隨著氣溫升高,各飛防隊將同地面植保機械一起,完成*防疫防控和小麥病蟲害防治工作。鳳陽縣將12萬畝小麥劃分為6個片區,進行網格化管理,投入1萬多臺套機具,準備5萬多噸各類物資,滿足春耕生產需求。
二是開展耕整地及機插秧準備。目前,除了小麥、油菜田管,皖中及皖南部分地區機插秧育秧營養土制備、稻田機械耕整,皖南茶葉產區早春茶園管理也已經開始。眼下氣溫回升,正值早春茶葉施催芽肥的有利時機,徽州區黃山謝裕大唐模生態茶園基地里,農機手操作微耕機進行開溝、下肥、覆土,加強早春茶園管理。1臺微耕機1天可以耕5-6畝地,可以抵人工8到10個人。往年此時基地員工都上滿工勞動,今年考慮到疫情,計劃減少一半以上的上工人數,后續還將投入幾臺微耕機,這樣既減少了人工,又提高了效率。而在徽州區西溪南鎮芝篁村標準化農田,來自區富山農機合作社的2臺東風牌和1臺奇瑞牌大中型拖拉機正在耕作。早在一個星期前,他們就開始忙碌起來,目前已翻耕了200多畝農田。潛山市農機化服務中心向縣委政府及農業農村局建議,針對當前疫情,計劃從2月到5月,全縣油菜、小麥病蟲害防治、施肥及收獲,水稻育供秧、耕整地統一由農機服務組織完成,從社會化服務項目資金中統籌安排200萬元增加服務補貼額,鼓勵農機合作社為小農戶提供社會化服務。
四、存在問題
一是人員流動受限制,各地用工難、技術指導難、采購生產資料難。巢湖市近期就農機供銷問題開展走訪調研,發現銷售企業備貨充足,但因交通不便,幾乎無人上門咨詢,手機下單、網上下單也難送到農戶家。農機合作組織反映,因道路不暢,購買植保無人機、農藥化肥等急需的生產資料遇到困難。因人員流動受限,各地機手、農機檢修人員也出現一定短缺。
二是受疫情影響,農機生產銷售企業復工復產慢。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各地生產、銷售企業正在逐漸復工復產。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