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 新型職業農民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中間力量,對此,山西省農業農村廳日前召開全省職業農民生產技能評價工作會。會議提出把開展職業農民生產技能評價工作作為全面提升職業農民職業素質和生產技能,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的重大舉措,為鄉村振興持續提供人才支撐,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此后,山西省多地舉辦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活動。
臨縣開展2019年新型職業農民(農機操作手)培訓
近日,臨縣農機局在臨縣舉辦了2019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機操作手培訓)。省農機中心副主任張本源、省農機中心宣傳教育部部長辛惠芬、市農機局局長劉文杰、臨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趙成杰等領導出席了培訓開班儀式。
臨縣農機局局長郝友旺在開班儀式上就如何開展好本次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做了詳細安排,動員廣大學員要抓住本次培訓的學習機會,真正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用,成為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各位出席開班儀式的領導也先后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此次培訓共安排6天42學時的課程,結合當地農業農機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設置課程,內容安排科學合理,采取理論教學與實踐觀摩、現場演示相結合的培訓形式。授課內容豐富、有農業機械使用保養知識、植保無人機的使用知識、還有我省與農行合作的“農機貸”的有關金融知識、“農機貸”申請流程等。
澤州縣2019年新型職業農民(農機操作手)培訓開班
為切實培養一批懂經營、善管理、有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從而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10月22日,來自澤州縣17個鄉鎮的60名農機操作手將在陵川縣農機駕駛員培訓學校進行理論和實踐培訓。
為確保此次培訓活動達到預期質量和效果,澤州縣農機中心精心編排培訓內容,精細選擇師資力量,遴選受訓對象。本次培訓以“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提升農民生產技能,助推農業農村發展,助力農民收入增加”為總體目標,以培育澤州縣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為主要對象,以新的農機、農藝技術為培訓內容,以強化教育培訓為途徑,以資質認定為手段,以產業需求和農民意愿為導向,以構建“精細培訓、培育、嚴格認定、動態管理”為培育模式,從而為澤州縣現代農業發展培養一支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民農機操作手隊伍,使之成為促進澤州縣農業機械化和現代農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晉城市農機發展中心副主任牛保鳳親臨現場作專題講課,縣農機中心主任、市農機培訓校領導分別在開班儀式上作了講話。
曲沃縣2019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機操作手)培訓圓滿結束
新型職業農民是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現代農業、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力量。為切實做好2019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機操作手)培訓,曲沃縣農機中心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成立工作領導組,多次開會研究實施方案,精心篩選參訓機手,認真審定培訓教師的授課大綱,對工作人員詳細分工,為培訓奠定了基礎。2019年9月4日,培訓在曲沃縣飛翔職業培訓學校正式開班。縣農機中心跟班領導、有關站室負責人、曲沃縣飛翔職業培訓學校負責人、全縣60名新型職業農民參加開班儀式。
培訓采取理論教學和戶外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共48個學時。在理論教學中,老師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夢、農機道路交通安全等知識,學員們興趣濃厚,獲益匪淺;在戶外實踐教學中,技術人員對新技術、新機具進行形象直觀的講解和示范,使學員們聽得清楚,看的明白,真正掌握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此次培訓得到了廣大學員的一致認可,大家收獲滿滿,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為曲沃縣培養了一批具有一定市場意識、懂經營、會管理、有技術的新型職業農民農機作業服務人員。
運城市鹽湖區農機發展中心舉行新型職業農民(農機操作手)實訓暨紅薯全程機械化演示現場會
近日,鹽湖區農機發展中心在鹽湖區北相鎮北相村舉行新型職業農民(農機操作手)實訓暨紅薯全程機械化演示現場會。農機中心黨組書記、主任王力洪參加并講話,黨組成員、副主任衛紅娟主持了現場演示會。中心領導班子成員、北相鎮政府相關領導、鄉鎮農機管理員、農機合作社社長及周邊紅薯種植大戶參加了會議。
實訓會現場,農機生產經銷企業、技術人員向參會人員從耕整地、紅薯的種植、植保、收獲、秸稈處理全程機械化生產環節逐一進行了介紹。演示會現場演示了紅薯
收獲機在作業過程中一次完成作物的挖掘松土、挖掘、抖土等環節,該機操作方便,損失率低,作業效率高,價格便宜,適合丘陵山區小地塊作業,大大節約了人力和勞動時間,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現場會上,區農機發展中心的技術人員還向大家詳細介紹了紅薯收獲機的技術特點、操作要領及對紅薯種植的農機農藝要求,重點介紹了紅薯收獲機的使用、維護等相關知識。并現場解答了群眾提出相關的問題。參會群眾對這種操作簡單、方便實用、作業的新型紅薯
收獲機械贊不絕口,深表喜歡。
此次現場演示會,讓群眾對紅薯生產全程機械化有了更直觀、更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大家充分認可了全程機械化的作用,提高了農民應用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積極性。同時,通過演示以點帶面,輻射全區,示范帶動了鹽湖區紅薯生產全程機械化模式的大面積推廣應用,提升了農作物機械化作業水平,為促進農機轉型升級、建設幸福鹽湖做出積極貢獻。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山西省農業機械發展中心,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