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日前,關于農民有固定工資(每人862元)的網絡謠言肆意蔓延,引起了一段時間的轟動。事實卻是,鑒于當下農民養老難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張亞忠建議國家應該在河南開展農民退休補貼試點,建議國家給農民補償一筆退休金,只是提議,目前并沒有實施。被各大自媒體為吸引眼球而夸大報道。
這一議案是在進行了大量的走訪和調研,同時還建立了試點來進行工作的測算之后才得以提出的。本文不對此提議的可實施性作任何評論。*,養老問題是社會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下面將重點圍繞“農民養老”展開話題。
說到“農民養老問題“,涉及到多方面,如:無錢養老、老人看病難、空巢老人發生意外、精神沒有寄托等等。
當前我國人口眾多,人口老齡化趨勢快、經濟發展總體水平不高,地區差異較大。而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農民支付能力相當有限,中國絕大多數農村地區尚處于溫飽階段,只有小部分達到小康水平,少數農村仍處于貧困狀態。完全依靠建立起統一完善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來解決農村老年人口養老問題顯然不切實際,當前我國主要還是依賴家庭養老方式來保障農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目前,我國農村養老還存在諸多問題:
生活來源無保障。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下老人獨自在老家生活,這是當下普遍的社會現象。大多數農村空巢老人的生活來源主要是靠老人自己的勞動所得或積蓄,以及子女的經濟收入作為主要生活來源。
據調查,空巢老人的年人均純收入大多數低于農村人均收入,隨著社會壓力增大,特價上漲等因素,子女給予老人的養老錢往往并不多,或許還不夠生活基本支出。更多外出打工的子女還是”啃老一族“,孫子上學及生活等費用還要靠老人來支付。由于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缺失,子女贍養老人的責任差,許多農村“空巢老人”的生活來源得不到有效保障,生活普遍比較艱苦,實屬心酸。
雖然,近年來國家對農村養老給予了幫扶,農村的養老金也從開始的幾十塊錢,到現在的上百塊,經過長期的發展真可謂漲幅不少,農民也是非常感謝政府出臺的這些惠農政。但是在物價飛漲的現在,農民的生活壓力仍然較大。
生病無錢治療。農村“空巢老人”中,常年患病的比較普遍,許多人是多病纏身。尤其是老人得重病大病,沉重的醫療費用,使不少家庭陷入貧困境地,“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在農村比比皆是。不少老人由于治療不方便和怕給子女添負擔,往往是小病忍,大病拖,舍不得及時到醫院治療。
綜合以上幾點主要問題,可見農村養老問題十分嚴峻。但由于農村人分散,各種家庭矛盾,各地部門職能等問題,不能像單位發放養老金統一安排,連專家都沒有確切辦法來解決。
針對當下養老問題,業內提出了幾點建議,如:以土地養老、福利養老院、幫扶養老。
以土地養老:針對那些獨居老人,把土地種的耕地或者宅基地租出去或者由當地村里政府,先期養老然后由當地政府或者村里出錢養老,百年之后在用土地換回養老錢。
但問題是,農村有不少老人有土地但是無兒無女照顧,即便百年之后也是爭議比較大。而由當地村里出面養老再歸屬村里,這樣也能化解很多矛盾。
福利養老院:現在很多農村都有盈利性的養老院,但是多數因為利潤低而倒閉。有的需要政府救濟,而這種福利養老院是村對村,把老人的福利都統一起來由當地政府統一監管,老人可以在福利院安享晚年。
但問題是,這種福利養老院可能需要從年輕人開始對于自己養老問題的重視,能積極維護福利養老院的建設。
幫扶養老: 農村矛盾比較多,獨居老人問題不光自身原因還有很多其它因素,可能沒有子女或者子女不孝或者無力承擔老人養老,但是老人有朋友有親戚,老人房屋后可能爭議比較大,而抵押養老也是可行的,畢竟百年之后房屋也無用。
幫扶可能對誰都好,這不光解決老人養老問題還能解決老人問題。
結語:據相關統計,預計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將超過日本,成為人口老齡化程度高的國家。基數巨大、增長迅速、結構復雜——面臨如此嚴峻的養老挑戰,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建設、養老服務能力卻還遠沒有達到人們預想的要求。中國農村農民養老問題,已成為社會公認的大問題。
來源:農村參考網、新浪網、搜狐、騰訊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