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地方農機】日前,山東省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到山東省緊緊圍繞服務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以推進農機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目標,用于補貼先進裝備的資金,每年都在10億以上,推動全省農機化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而山東省發布的《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則進一步為農業機械化發展確立了兩個階段性目標:一是到2020年,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8.5%,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水平持續保持*列,“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創建取得重要進展;二是到2025年,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2%,整建制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建成“兩全兩高”(全程全面、高質)農業機械化示范省。
目前,山東省農機裝備制造產品已然涵蓋全部7大門類、3500多個品種,擁有一批,產品銷往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農機裝備產值約占全國的1/4。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1.04億千瓦,占全國的1/10;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6.53%,農業生產全面進入了機器換人的新時期。
巨野縣積極整合農機裝備資源 全力備戰“三秋”
為加快推進“三秋”耕種收全過程機械化和農機服務產業化發展步伐,巨野縣農機部門提前部署,精心準備,不斷強化工作措施,積極整合“新型”農機裝備資源,以農機合作社、農機作業服務隊、農機大戶為載體;以 “訂單”作業、跨區作業、“一條龍”服務為著力點,切實把“玉米聯合
收獲機、大型
拖拉機、深松機、
秸稈還田機、免耕播種機”等新型農業機械,按照“五統一”管理模式,實施規范化管理、科學化調度,全力以赴備戰“三秋”。
加大新機具、新技術推廣力度,今年以來,新推廣大型拖拉機、玉米聯合收獲機、深松機、秸稈還田機、免耕播種機、棉花拔柴機等新型農機裝備800余臺套;搞好跟蹤服務,目前,縣農機部門通過科技下鄉、送檢下鄉等活動,共檢修、安裝、調試各類新型農機具7000余臺套,各項售后、跟蹤服務工作正在扎實有序進行中;強化技術培訓,農機部門采取舉辦專題培訓班、講座、現場培訓等形式,對參加“三秋”作業的各類農機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全面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
曹縣農機服務中心“三嚴三實”做好農機報廢更新工作
嚴格報廢標準,逐一進行核實。凡是申請報廢的農業機械,回收企業和縣農機服務中心都要對照省農機報廢更新實施方案逐一進行核實,看其是否達到報廢標準;對申請報廢的農業機械的發動機號、機架號、牌照號進行認真登記審核。
嚴格規范程序,認真加以落實。對符合報廢條件的農業機械,填寫報廢檔案,對報廢機具拍照同時報廢機具的機主、回收企業負責人、農機服務中心監管人員三方要人機合影,一機一檔.機主憑回收公司出據的回收證明及相關材料到農機服務中心辦理相關農機補貼。
嚴格監管措施,舊機拆解坐實。加強對農機回收拆解的監管,及時拆解報廢的農業機械,在縣農機服務中心監管人員現場監督下對其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前后橋、車架總成等主要部件進行破壞性處理,并保存好拆解中、拆解后照片。拆解過程全程監控,嚴防假拆、虛報、套取、騙取補貼資金。
單縣農機中心三舉措抓好土地深松作業技術宣傳推廣
為進一步推廣深松整地技術,讓更多的農民認識和接受深松整地技術,并應用于生產,單縣農機中心認真做好農機深松整地新技術的宣傳推廣工作,及早動手,提前謀劃,抓住“三秋”前農閑時機,加大宣傳力度,為土地深松整地作業營造良好氛圍。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媒介,進村入戶發放技土地深松技術宣傳資料到手、作業示范演示到地等多種形式,推進秋季機械深松整地工作扎實開展,增加農機化生產科技含量,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舉辦深松技術培訓班。把土地深松作業作為常規培訓的重要課程,同時,邀請技術專家舉辦專題培訓班、現場演示會等,讓廣大農機手能熟練掌握深松整地作業的各項技術要求,為秋季深松整地打下良好基礎,促進農機深松整地技術在全縣的快速推廣應用。
加強機具保障。充分利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優先扶持發展大型拖拉機、及其配套的深松機具,做到敞開補貼,應補盡補,保證全縣深松整地作業的需要。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山東農機化、巨野縣農機中心,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