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機網 熱點關注】日前,第六屆寧夏種業博覽會在石嘴山市平羅縣舉辦,5000多個品種參展。本屆種業博覽會圍繞“創新、合作、綠色、”的主題,設有蔬菜種業產品館展、蔬菜新品種地展、節水設備展、小型農機展、
種子機械展、農資產品展、特色
農產品展、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展、農旅融合展等,讓參展者深切感受“小種子”帶來的“大變化”。
種業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核心產業,受到高度重視。2011年以來,先后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1〕8號)、《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國辦發〔2012〕59號)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 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國辦發〔2013〕109號),對推進科企合作,加快商業化育種進行了安排部署。
主要內容包括:
一、加快品種管理制度改革,推動商業化育種體系建立。為符合要求的育繁推一體化企業開通綠色通道試驗,具有試驗能力的企業、科研單位可聯合開展試驗,對特殊類型的品種育種者可自行開展試驗,以此拓寬品種試驗渠道,確立企業品種創新主體地位;建立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制度,激發特色作物品種創新活力,為特色產業發展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重要的品種保障。企業作為品種市場銷售的主體,品種登記積極性很高;擴大植物新品種保護范圍,2019年,農業農村部發布第十一批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保護范圍擴大到191個植物屬種,有效地調動了育種者的積極性,有效保護品種權所有人權益,促進了優良品種創新和推廣應用。
二、推進科研體制改革,為商業化育種提供人才支撐。國家高度重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持續推進科研體制改革。
三、組織開展良種聯合攻關,深入推進科企合作。2014年以來,我部陸續啟動實施了4大作物、11種特色作物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通過機制創新推動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品種創新,提高了育種效率,取得了育種科研創新和科技體制改革的新成效;在農作物育種科學研究方面積極支持生物育種領域創新能力建設,構建現代種業創新體系。
正是各方面協同發展,近年來我國農業改革取得了顯著發展。種業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種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企業競爭力顯著提高;種業發展環境顯著改善。此外,在體制改革方面,2014年開始啟動并逐步擴大的種業人才發展和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取得明顯成效,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明顯提高;科研成果轉化速度明顯加快;科企人才和技術合作明顯增強。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