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監管快訊】近日,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省應急管理廳聯合印發《關于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建設工作的通知》(蘇農機〔2019〕13號)(以下簡稱《通知》),將“平安農機”建設推向深入。
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建設,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的通知》、《省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省安委會全體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職責任務清單的通知》提出的明確要求。響水“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發生后,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強調以堅決態度、有力舉措、過硬作風,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為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安全保障。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部署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建設,是找差距,抓落實的一個具體行動。
《通知》分3個部分、共12條。部分2條,闡述新時期“平安農機”建設的目的意義和總體要求;第二部分6條,闡述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建設需要把握的6個重點;第三部分4條,闡述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建設的4點要求。《通知》有以下5個特點。
一是堅持安全發展理念。指出,要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的觀念,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堅持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紅線。“平安農機”建設是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總抓手,防范和減少農機事故是“平安農機”建設的總目標,提高農機“三率”(
拖拉機、
聯合收割機上牌率、檢驗率、駕駛人持證率)是“平安農機”建設的基礎。《通知》要求,農機安全檢驗數量逐年增加,拖拉機、聯合
收割機上牌率、檢驗率、駕駛人持證率穩定在86%以上。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隨著江蘇省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加快,新機具大量增加,新業態不斷涌現,農機安全生產面臨新情況新問題。在監管機械上,由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涉牌涉證機械向糧食烘干、植保機械延伸;在監管場所上,由田間地頭擴大到農機經營服務組織、產地烘干、農機維修經營場所。新時期農機安全監管任務越來越重,難度越來越大。農機安全涉及多個部門,必須綜合施策,形成監管合力,才能壓緊壓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通知》明確,要落實農機安全屬地管理責任,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制定促進農機安全生產、加強農機安全監管的政策措施,把農機安全生產納入政府安全生產責任和考核體系;要提升安全監管效能,建立健全農機安全議事會商和聯動機制,明確責任清單,著重解決農機作業場所用油用氣用電安全監管重點難點問題;要壓實農機經營服務組織主體責任,督促農機經營服務組織認真落實“五到位”:安全責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訓到位,安全管理到位,應急救援到位。
三是堅持創新機制。在提高隱患排查治理專業水平上,《通知》要求,積極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組織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聘請第三方安全服務機構,開展農機作業及其場所安全風險綜合評估。加快農機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探索對作業過程和作業環境進行實時、的安全預警控制。在整治變型拖拉機重大隱患上,《通知》要求,嚴格執行變型拖拉機管理規定,聯合開展變型拖拉機專項整治,鼓勵機主將達到強制報廢標準的變型拖拉機交售給報廢機動車回收企業,加快變型拖拉機報廢和淘汰。在化解農機安全隱患風險上,《通知》要求,積極引導農機經營服務組織、農民投保拖拉機交強險、農業機械綜合保險、糧食烘干機保險等3種農機政策性保險,努力減輕事故損失,增加群眾獲得感。主動協調農機政策性保險經辦機構,將農機安全監管與保險協同推進,相互促進,讓農民少跑路,為機手兜風險。在糾正市場主體排查隱患不力上,《通知》要求,農機經營服務組織落實主體責任不力、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應急管理部門、農業農村部門依法責令整改、予以處罰。
四是堅持重心下沉。基礎實,安全牢。農機安全監管的難點在基層。增強鎮村農機安全監督管理能力,是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建設的重中之重,是農機安全監管落實到“后一公里”的關鍵一招。在省、揚州市農業農村部門的指導下,寶應縣柳堡鎮在實踐中凝煉形成鎮村農機安全監管的“柳堡模式”。“柳堡模式”核心內涵是落實鄉鎮人民政府農機安全管理職責,實行農機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在全省復制推廣“柳堡模式”,是深入開展“平安農機”建設的切入點。《通知》要求,要學習推廣“柳堡模式”等行之有效的典型經驗,配備村級農機安全協管員,強化鎮村農機安全監管機制,編牢織緊鎮村農機安全監管網絡。有條件的地區爭取制定村級農機安全協管員獎勵補助辦法。
五是堅持質量。江蘇省自2006年開展“平安農機”建設以來,已被確認全國、省級“平安農機”示范市縣分別為52個、57個,10多年久久為功建設“平安農機”,成為農業機械化工作的品牌和亮點。《通知》圍繞提高“平安農機”建設質量,打造“平安農機”示范市縣升級版,要求增強“平安農機”建設整體性,分層次、類型,廣泛開展“平安農機”示范鎮、村、農機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機大戶建設,整縣、整市推進,夯實“平安農機”建設的群眾基礎;扛起“平安農機”建設硬任務,未被確認為“平安農機”示范市縣的,要攻堅克難,擔當作為,確定時間表,啃下“硬骨頭”,趕上先進行列;組織“平安農機”建設“回頭看”,已被確認為“平安農機”示范市、縣的,要按照2017年部、省有關文件要求、建設標準,對標找差,補短板,強弱項,其中2015年前被確認為“平安農機”示范市、縣,具備現行申報條件的,可以再次申報省級“平安農機”示范市、縣。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