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明星企業】 7 月 4 日,30 萬畝玉米飛防啟動會在通遼市科左中旗希伯花鎮舉行。北京屯玉種業黨支部書記郭長書、銷售總監呼建剛、富美實東北大區經理王濤、吉林力生農化副總經理王路山、綠業元集團遼北科科長張龍凱、DJI 大疆農業內蒙地區銷售經理羊前鋒及藍沺科技總經理趙曉旭共同出席了此次啟動會。
“一年的時間,玉米飛防面積從 10 萬畝增長到 30 萬畝,一方面說明使用植保無人機進行病蟲害防治得到了農戶的肯定,另一方面也說明飛防+種子+農藥一體化服務模式是成功的。”DJI 大疆農業合作伙伴藍沺科技總經理趙曉旭女士在啟動會上說。
通遼被譽為“內蒙古糧倉”,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玉米種植面積幾乎占據了糧食生產面積的 80% 以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利于玉米的生長,同時也使玉米螟蟲、粘蟲發生率極高。如防治不及時,很容易引發大規模蟲害,從而使玉米減產甚至絕收。
作為 DJI 大疆農業合作伙伴,趙曉旭一直在探索如何幫助通遼地區玉米種植戶穩產、增產、提質、增收。去年7月,藍沺科技攜手大疆農業、北京屯玉舉辦了“生息100” 10 萬畝飛防啟動會,在一個月內,使用 MG 系列植保無人機為通遼市 30 多個鄉鎮的玉米種植戶完成了 10 萬畝
飛防作業。
這是“飛防+種子”模式的試水,效果十分顯著。“我們給購買‘生息100’農戶提供免費飛防服務,同時為他們普及病蟲害對玉米的危害、防治佳時期、藥劑使用,無人機施藥的優勢,并通過植保無人機飛防現場演示,使種植戶對于病蟲害防治意識提高并接受無人機打藥。”趙曉旭女士說。
搭配合適的藥劑飛防作業后,玉米病蟲害的發生率大大降低。“去年,通遼其他一些地方爆發粘蟲危害,很多玉米都被啃成了‘光桿司令’,我們這提前通過藍沺科技使用了無人機進行了防治,沒有受影響,產量較往年還有提升。”參與飛防啟動會的村民說。
看得見的效果建立了好口碑,同時贏得了更多玉米種植戶的信任。2019 年,接受藍沺科技飛防服務的玉米種植面積從 10 萬畝增長至 30 萬畝,而“飛防+種子”也拓展到“飛防+種子+農藥”一體化服務模式。
啟動會結束后,飛防作業將于 7 月 15 日展開。藍沺科技共出動 40 架 T16, 20 架 MG-1P 參與 30 萬畝的飛防作業,作業區域覆蓋奈曼、開魯、科區、科左中旗等多個玉米種植區。
在合作伙伴積極拓展多維度的植保服務同時,DJI 大疆農業將繼續堅持以用戶為中心,全面拓寬與代理商、科研機構,藥企等相關機構、組織的合作,共同為用戶打造一個能提供高附加值產品,多維度增值服務,深品牌認同感的飛防生態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