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熱點關注】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辦公室印發《關于做好2019年“雙搶”農機化生產工作的通知》。廣西是水稻生產大省,當前即將進入“雙搶”大忙季節,為切實做好“雙搶”農機化生產工作,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中的作用,《通知》對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
《通知》要求各地要認真做好
聯合收割機、
插秧機《農機跨區作業證》 的免費發放和登記備案工作,落實跨區作業的聯合
收割機、插秧機及其運輸車輛免費運行政策,做好相關協調服務工作,有效降低農機投入“雙搶”作業成本。要主動與當地石油供應部門協調,制定“雙搶”農機作業用油保障供應措施,確保農機作業用油供應充足,建議石油供應部門適當放寬單次加油限量,必要時在集中作業區域設立臨時供油點,以方便機手加油,減少購油頻次,避免因斷油停機,杜絕出現春耕生產期間個別地方農機作業斷油、耽誤農時的現象。要加強與稅務部門協調,落實對農機作業服務組織和農機維修免征所得稅等政策,特別是關注農機合作社稅費減免的落實情況,確保農機服務組織投入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要加大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執行力度,協調好相關農機產銷企業及時組織農業生產急需的機具供應,確保有足夠的機具投入“雙搶”農機化生產。
為加快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通知》明確,2019年廣西水稻耕種收水平目標任務是達到79.50%以上,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要突出抓好以下四項措施:一是推廣先進適用農機具,解決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薄弱環節的物質裝備問題。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對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急需的農機具予以優先扶持,大限度地滿足農民的購機需求。二是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解決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生產主體問題。積極培育農業生產規模經營者及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等市場主體,大力推進跨區作業、訂單作業、代耕代插代收、承包經營、租賃服務等農機社會化服務,切實提高水稻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三是抓好試點示范,解決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生產模式問題。開展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試驗示范,通過樹立典型,以點帶面,不斷提高周邊地區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爭取財政部門支持,積極推動水稻集中育秧補貼、機插秧作業補貼,推動薄弱環節的突破。四是加強農機化基礎建設,解決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發展條件問題。
另外,《通知》還對積極做好“雙搶”農機抗災救災工作、搞好以技術為重點的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推進跨區作業規范規模發展、做好信息統計上報工作等方面做了具體規定。
本文由農機網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