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編輯視角】剛剛過去的上周六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在這一天,除了節日慶祝活動的舉辦,小朋友們也收到了各式各樣的禮物,很多“大朋友”也運用自己的方式融入這個節日。
對于眾多80后、90后來說,童年回憶里除了跳房子、滾鐵環、翻花繩、跳皮筋……等花樣繁多的早期游戲項目外,尤其對小霸王游戲機印象深刻。然而在上個月,據界面新聞報道,小霸王游戲機項目團隊已于5月10日解散,直接負責該項目的小霸王上海分公司也已經遣散。
從山寨任天堂紅白機起家,小霸王也曾紅遍大江南北,成為每一個小孩都想要擁有的“神器”,而后卻迎來被時代摒棄的結局。回顧小霸王市場沉浮三十年,農機行業或從中能得些許啟示。
認清現實:“山寨”的標簽總是難以長久
1983年,日本任天堂發售的FC紅白機一年之內在日本本土銷量突破300萬臺,這不僅讓任天堂一舉成名,甚至帶領美國游戲產業走出電玩大蕭條時期,因此FC紅白機也被譽為“劃時代的游戲機”。1991年,任天堂紅白機未經授權的仿制版——小霸王游戲機橫空出世。此后,小霸王更是被包裝成了學習機,靠著低廉的價格和強力的營銷手段,小霸王品牌迅速搶占市面上游戲機與學習機的市場份額,銷量笑傲全國。
然而,成也“山寨”,敗也“山寨”。一方面,小霸王核心高管團隊、大量管理和技術人員的離職不單單只是造成了小霸王的人才流失,更是造成了技術流失。據了解,這些核心高管團隊包括了后來OPPO的創始人陳明永、vivo的創始人沈煒和步步高“小天才”之父金志江等精兵強將,對于小霸王的打擊不小。而技術流失帶來的“山寨小霸王”則以更加低廉的價格對小霸王的市場份額產生了沖擊。
而另一方面,或許是從起家便被貼上了“山寨”的標簽,小霸王似乎總是習慣于嘗試通過價格優勢取巧,而并不是在技術創新層面加大投入,當時代的紅利慢慢散去后,“山寨”的品牌形象弊端自然逐漸顯露。
由此可聯想到,我國的農機行業發展同樣可以說是白手起家,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購進兩臺
拖拉機在訥河的訥漠爾河南段自行收價代墾,是黑龍江地區早輸入的農用拖拉機。隨著拖拉機傳入中國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農機工業開始進行大規模結構調整,使得適合農村小規模經營的小型農機具、農用
運輸車等應運而生。進入2004-2014農機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我國農機產業更是蓬勃發展,成為農機制造大國和使用大國。但是與此同時,中低端產能過剩而技術應用不足,產品同質化嚴重而創新力不足等問題也愈加凸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消費者越來越重視對產品品質的的要求,低價競爭已經不再適用,“山寨”的標簽難以持久,自主研發能力早已成為了行業競爭的焦點。不斷加碼科技投入,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才能夠避免被時代所淘汰。
積極改變:找準核心業務再向其他領域拓展
隨著VCD市場的崛起,購買VCD同時還送麥克風、CD寶和游戲光盤。而小霸王游戲機沒有了價格優勢也就失去了競爭優勢。到1999年,公司更是因為缺乏相關產品開發經驗,沒能推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而宣布破產,致負債過億。
而步步高等新型學習機的異軍突起也進一步壓縮了小霸王在學習機領域的市場份額。為了應對危機,怡華集團于2004年將小霸王“一分為四”:中山市小霸王教育電子有限公司、中山市小霸王數碼音響有限公司、中山市小霸王衛廚電器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小霸王電器有限公司,分別對應教育類、影音播放類、廚房電器類和家用電器類四大系列產品。
如此多的小霸王,看似四面開花,找到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其本質卻因為沒有找準自己的核心業務而缺乏核心競爭力。
綜合以上多個案例,歸根結底仍然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企業應該多元化發展還是專一化經營?多元化發展戰略無疑可以拓寬企業經營范圍,從而獲取更多業務收益,但這樣的后果就是難以避免地分散企業資源精力、影響主業發展。而專一化發展戰略則是更大限度發揮企業現有優勢,搶先占領高附加值、*市場,以業務專精贏得市場,弊端就是產品比較單一。因此,找準自身核心優勢對于企業來講是十分重要的。
誠然,我們現在經常強調農民需要的是更加具有差異化和層次性的農機產品,但是“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只有找準核心業務才能夠站穩腳跟,繼而向其他領域拓展。以東風農機為例,確立了“一主兩翼”戰略目標,產品格局、結構調整才能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通過項目帶動,經營產品包括拖拉機、
插秧機、烘干機、采棉機等農業機械,主營業務更加突出,規模效益更加明顯,產業布局更加合理。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