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網 科技創新】近年來吐魯番地區早熟哈密瓜生產在耕整地、鋪管鋪膜以及植保、水肥一體化等環節已逐步實現機械化,然而種植環節仍完全依賴于人工。低效率與高人工成本投入的生產方式,導致當地哈密瓜生產的規模效益難以顯現。為提升哈密瓜生產機械化水平,解決因“用工難”、“用工貴”、“機械化程度低”導致的哈密瓜生產比較效益不斷下降等問題,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耕整地機械創新團隊、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機械化研究室針對早熟哈密瓜雙膜種植模式,成功研發了2ZXS-2型西甜瓜鋪管鋪膜坐水移栽復式作業機和3GFX-90型西甜瓜拱棚覆膜機兩款西甜瓜耕種機械。4月7日-4月15日在新疆吐魯番鄯善縣對該兩種機型開展了田間試驗并召開了現場觀摩會。
2ZXS-2型西甜瓜鋪管鋪膜坐水移栽復式作業機,一個作業流程即可完成旋耕、鋪
滴灌帶、鋪地膜及膜邊覆土、缽苗膜上移栽、根底注水、種植穴堆土及鎮壓的機械化復式作業,移栽苗株距30-45cm可調,行距40cm,適應膜寬80-100cm,根部注水量30-200ml可調。該機具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減少了勞動用工與勞動強度,機械化作業效率可達1畝/人*小時,而人工作業效率僅為0.125畝/人*小時。旱地移栽后8小時進行滴灌的瓜苗成活率超過97%,滿足了新疆哈密瓜種植要求。3GFX-90型西甜瓜拱棚覆膜機,一個作業流程即可完成小拱棚弓架插接、覆棚膜、膜邊覆土的機械化復式作業,拱棚寬度90cm,適應膜寬230-250cm,能與西甜瓜鋪管鋪膜坐水
移栽機配套使用,從而實現了早熟哈密瓜雙膜種植模式下耕種環節的全程機械化。該兩種機型的推廣應用,將大幅提升我國西甜瓜耕種機械化水平與規模化生產能力,減少用工成本,推動西甜瓜生產提質增效。
4月12日,南京農機化所耕整地機械創新團隊、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機械化研究室聯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葡萄瓜果研究所共同主辦的西甜瓜耕種機械化田間作業現場觀摩會在鄯善縣巴喀村順利召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葡萄瓜果研究所所長廖新福研究員,新疆農業科學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主任伊鴻平研究員,國家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甜瓜露地栽培崗位專家馮炯鑫研究員及其團隊成員,吐魯番綜合試驗站楊軍站長及其團隊成員,以及哈密瓜產區農機、農技推廣服務部門,示范縣哈密瓜種植大戶等40多名人員參加了現場觀摩。兩種機具的作業效果獲得與會人員的一致肯定。不少種瓜大戶詳細了解兩套機具的作業參數、作業要求,紛紛要求加快這些機具的推廣應用,爭取早日實現“機器換人”。當地新聞媒體鄯善電視臺對現場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