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贞洁美妇迎合呻吟声_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aⅴ麻豆不卡_亚洲最大av在线_喷水高潮

糧改飼政策實施三年多:促進農業結構調整,讓農民直接受益

2018-09-26 14:50:51 來源:中國農機網整理發布 閱讀量:27104 評論

  【中國農機網 地方農機】 糧改飼政策是農業部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的重大部署。自2015年啟動實施糧改飼試點工作以來,目前試點范圍已擴大到17個省(區),農業農村部表示,2018年將繼續在“鐮刀彎”地區和黃淮海玉米主產區開展試點,實施面積1200萬畝,選擇玉米種植面積大、牛羊飼養基礎好、種植結構調整意愿強的縣整體推進,采取以養帶種的方式推動種植結構調整。糧改飼政策實施3年多以來,不僅農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同時也讓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
 
  山西大同:糧改飼促進農民脫貧增收
 
  9月20日,山西大同市新榮區破魯鄉的村民們正在機械收割全株青貯玉米。
 
  近年來,大同市大力調整種養業結構,種植青貯玉米、苜蓿、燕麥草等飼草種植面積達到53.23萬畝,新增苜蓿(燕麥草)5.5萬畝,苜蓿(燕麥草)種植面積已達15.5萬畝。今年,全市完成糧改飼35萬畝、50萬噸,涉及全株青貯玉米和草牧業種植戶2.2萬戶,有201個養殖場參與糧改飼和草牧業項目實施,畝產增收200-300元,全市草牧業糧改飼總收入達2.5億元,糧經飼比例逐漸趨于合理,促進了農民脫貧增收。
 
  內蒙古通遼市大力推進“糧改飼”草牧業發展
 
  近年來,內蒙古通遼市加大“糧改飼”草牧業發展力度,通過調整種植結構,帶動玉米和秸稈轉化增值,構建種養循環、產加一體、糧飼兼用、農牧結合的新型農牧業生產結構。采取種青貯、養黃牛這種方式的種養結合戶在通遼市共有24000多戶。
 
  隨著玉米價格持續走低,通遼市以壓減籽粒玉米種植面積、引草入田、擴大青貯玉米種植面積為抓手,把糧食及秸稈等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引導農牧民全年舍飼肉牛、肉羊,通過銷售牛羊肉、牛奶,實現增值增收。
 
  通過種養結合,讓農牧戶走草當糧種、糧作飼用、全年舍飼、過腹還田的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今年,通遼市青貯玉米種植面積達565萬畝,產量預計可達130億公斤以上。
 
  內蒙古包頭:“糧改飼” 讓玉米秸稈也變錢
 
  9月18日,在內蒙古包頭土右旗雙龍鎮路三圪堆村的玉米地里,一個個顆粒飽滿的玉米棒連同玉米秸桿一起被收割、粉碎、裝車。村民們告訴記者:以前種玉米就是賣玉米,今年連玉米秸桿也能賣錢啦。
 
  原來,這些被粉碎的玉米和玉米秸桿將被用來青貯。青貯是指把鮮棵植物粉碎壓實封閉起來,使貯存的青飼料與外部空氣隔絕,造成內部缺氧、致使厭氧發酵,從而產生有機酸,可使鮮棵飼料保存經久不壞,既可減少養分損失又有利于動物消化吸收的一種貯存技術或方法。青貯玉米也是土右旗調整玉米種植結構大規模發展適應于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牧業需求的“糧改飼”項目重點工作。
 
  土右旗農牧業局副局長郝志成告訴記者,糧改飼是農業部開展的農業改革,主要引導種植全株青貯玉米,同時也因地制宜,在適合種牧草的地區推廣牧草,將單純的糧倉變為“糧倉+奶罐+肉庫”,將糧食、經濟作物的二元結構調整為糧食、經濟、飼料作物的三元結構。土右旗是自治區較大的玉米主產區,按照“穩糧、興經、擴飼、強畜”現代農業發展思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以糧改飼結構調整促進產業發展,加快構建糧改飼統籌、農牧業結合、種養加工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力發展草食家畜,推動青貯玉米種植,構建“為養而種,為牧而農,過腹轉化,農牧循環”的新型種養結構,推動形成包頭市種養結合的畜牧綠色養殖示范縣,為做大做強畜牧業,發展綠色的現代畜牧業奠定基礎。
 
  據悉,2018年,土右旗實施糧改飼整縣推進試點項目,計劃完成3萬畝糧改飼種植面積的收貯任務,目前,已完成青貯收貯1.67萬畝、5.21萬噸,68戶農民直接受益。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布,資料來源: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中國日報網、包頭新聞網,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產品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