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市場行情】無人駕駛汽車、無人機已經逐漸進入公眾視野,對公眾來說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下一個步入“無人”領域的很可能就是農業機械,專家表示,“無人農機”將為農業帶來不可估量的變化,未來世界農業的大趨勢一定是無人農機。
日本老齡化加劇催生無人農機
隨著日本老齡化加劇和農業人口減少,日本農機企業積極研發和推出可自動駕駛的無人農機,日本政府有關機構也積極推廣無人農機。據日媒報道,久保田公司在日本推出了售價約100萬日元(約合5.85萬元人民幣)的無人駕駛耕作農機“SL60A”,它帶有衛星定位系統和久保田公司自己研發的自動操作系統,以及傳感器、相機等多種裝置,以保證自動操作時的安全。除此之外,日本的洋馬農機公司和井關農機公司也計劃在今年推出無人駕駛農機。
據悉,日本政府非常重視無人駕駛農機在農業中的作用,積極制定相關政策加以推廣普及,以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維持和提高農業耕作效率。日本農林水產省還制定了有關無人駕駛農機的安全性指導方針。
中國全過程無人農機實驗啟動
加快無人農機研發的不止日本,我國也于近日啟動了農業生產全過程無人農機作業實驗。6月2日,由我國工信部、農業農村部等多部門指導,我國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和江蘇省興化市主辦的中國首輪農業全過程無人作業試驗在興化啟動。本次無人作業試驗,融合了眾多科技,包括北斗導航系統、智能方向系統、智能動力系統等智能汽車、車聯網和無人戰術平臺等領域的先進技術。
多家科研院所和企業組成的智能化農機團隊參與了當天的試驗啟動儀式,并演示了旱耕機、打漿整平機、
插秧機、施藥
施肥機以及
收割機的無人作業。工信部副巡視員王建宇在現場說,隨著融合傳感、精密導航、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普及,傳統農業作業領域的數字化、自動化、網聯化正在加速推進。他說,美國、以色列等農業技術先進國家已經應用了自動駕駛、智能滴灌、變量施藥等智能化新技術,我國雖然多年保持糧食產量世界,但也面臨著勞動人口老齡化、生產效率低、污染排放率高、農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推動先進電子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機技術融合,加快中國農機裝備的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據了解,我國計劃分級、分期、分步建立無人農場,以智能化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降本。
雷沃與百度強強聯合,進軍無人農機領域
今年4月10日,雷沃重工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實現自動駕駛量產為目標,就農機智慧化展開合作,用AI賦能農機制造,共同解決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難題,攜手開拓新領域,共同開啟人工智能在農業領域運用的新場景,推進智慧農業的升級發展。
隨著農機智能化浪潮的到來,農機產業發展已進入實質性突破階段,雷沃重工作為國內農業裝備,在農機裝備的智能化、綠色化、、舒適方面都探索出了很多科研成果,代表了中國農機裝備的前沿水平。隨著智能化車載系統的逐步完善,以及百度的加入,雷沃重工智能無人駕駛農機的研發及批量生產的進程將有望加快,這也為以后的農機市場提供了信號,未來,播種、收割等環節將逐漸實現無人駕駛,大大提升農業耕作效率,解放大量勞動力。
結語
無人農機與普通農機相比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也大大削減了”勞動力缺乏”這一現狀對農業發展的不利影響。無人駕駛農機可用于翻地、耙地、旋耕、起壟、播種、噴藥、收割等作業領域。無人農機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勢必會為農民生活、農機產業、農業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農業勞動力缺乏、對農機作業效率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無人駕駛農業機械無疑具有良好的優越性和巨大的市場潛力。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布,資料來源:新華網、農機化導報,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我們。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