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一周看點】 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里,“智能農機裝備”是擬突破的領域之一。在農機智能化、自動化發展方面我們“任重而道遠”。
博鰲論壇在海南舉行
4月8日至11日,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在海南博鰲舉行,年會主題為“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議題分為四個板塊,即“化‘一帶一路’”、“開放的亞洲”、“創新”和“改革再出發”。
聚焦博鰲,在發展中看農機 在4月9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轉型中的農民與農村”分論壇上,提出了鄉村振興的未來愿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聚焦博鰲,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百度與雷沃重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4月10日,百度與雷沃重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實現自動駕駛量產為目標,就農機智慧化,尤其是自動駕駛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業務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兩大巨頭牽手,以AI賦能農機行業,助推智慧農業發展。
無人駕駛農機24小時不間斷作業,提高了農機的使用率。另外,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勞動力,大大降低駕駛員的勞動強度,而且生產作業質量也要比人工高。作業偏差小,減少了因駕駛員操作不當造成的土地浪費,避免重復作業,可以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種子、化肥的利用率。
查看詳情 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大豆深受波及
近期,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級。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極高,85%以上的市場需求依賴于市場供給,2017年我國進口美國大豆占中國大豆總進口量的34.41%。此次對美大豆加征關稅,將會對我國大豆市場產生一定影響。
我國有著超過5000年的大豆種植歷史,近年來卻一直是大的大豆進口國,緩解這一現狀已被提上日程。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提出,繼續減調非優勢區籽粒玉米,增加食用大豆、雜糧大豆等的種植。如今借中美貿易摩擦的契機,是時候讓大豆“代替”玉米了。
查看詳情 農機作業進入高峰期,糧油作物機耕率超90%
據農業農村部統計,截至4月11日,全國已投入1210萬臺農機,開展機耕2.27億畝、深松980萬畝、機械澆(灌)地9875萬畝,完成機播2546萬畝,機播作業進度快于上年同期0.5個百分點。預計今春,全國將投入大中型
拖拉機、
耕整機、工廠化育秧設備、高速
插秧機、寬幅精量播種機等各類農機具2200萬臺(套),水稻、春玉米、春小麥、春大豆等糧油作物機耕率穩定在90%以上,機播率達到52%,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
第九屆中國現代農業博覽會在京舉行
4月8日至10日,中國農業合作促進會、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聯合主辦的第九屆中國現代農業博覽會(CIMAE2018)在北京·中國展覽中心召開。展會開設了綜合展區、智慧農業/農業展區、農業航空展區、設施農業展區、農業機械展區、農資及肥料展區、種子苗木展區、土壤治理展區八大展區。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