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機網 一周看點】2018開年之際,農機行業各種新政導向加之上一年度的工作成果紛紛出臺,讓新一年的行業走向更加明了。
2018年1月9日,由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主辦的"2017年全國農機工業工作會議暨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五屆六次理事會會議"在北京召開。
抓住機遇 尋求行業差異化競爭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羅俊杰副司長強調,現階段我國農機裝備行業仍存在不足、低端過剩、核心技術缺失、產品質量亟待提升的問題,并指出,農機裝備行業潛力巨大,一定要抓住新機遇,打造新優勢,新常態。
點擊查看詳情
農業部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圍繞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就促進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工作進行了對接。
金融支農工作將進一步得到深化
據悉,2016年農業部與農發行簽訂《支持農業現代化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以來,雙方緊密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協作機制。2017年,圍繞雙方年初確定的重點合作領域,農發行累計發放各類支農貸款2104億元。
點擊查看詳情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農村各類資源資產權屬認定,推動部門確權信息與銀行業金融機構聯網共享。
農地貸款實現“大數據”跑腿
以往辦理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要經過貸款申請、資格審查、現場勘查、資產評估、審批等多項程序,從銀行到農經局再到農民,三頭忙得團團轉,一套程序下來十多天。而通過“大數據”實現的土地確權信息和抵押貸款農資需求,讓“大數據”代替跑腿,便捷又。
點擊查看詳情
農業部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聯合公布了2017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市縣和農機安全監理示范崗位標兵名單。
“平安農機”創建工作得到認可
經過市縣自愿申報、省級擇優推薦、部級審查公示等程序,2017年度共創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市縣110個、農機安全監理示范崗位標兵230名。“平安農機”創建工作已經成為農機安全工作的有效抓手,得到各地的普遍重視和認可。
點擊查看詳情
2017年我國不斷完善農田水利設施體系,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165萬畝,超額實現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2000萬畝的年度目標。
節水灌溉面積成果顯著
5年來,在超額完成“十二五”農村飲水安全規劃任務的基礎上,水利部門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惠及9000萬農村人口。同時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發展有效灌溉面積8300多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億多畝,為糧食連年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點擊查看詳情 2017年的農機行業形勢,業內人士普遍的感受是“寒冬”,甚至有人說是近十幾年來差的一年。對比標準不一,主觀感受各異。且聽專家以客觀數據為依據,深層剖析行業運行規律與發展趨勢。
2017成績可見 2018年再出發
預計2018年,大中型
拖拉機、小麥
收獲機同比增長5%~10%;
糧食烘干機、插秧機、牧草機械大幅增長。受玉米調減面積,以及開展糧改飼、糧改豆補貼試點的影響,水稻收獲機、玉米收獲機將下降5%~10%。
點擊查看詳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