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機網 一周看點】關于機械,在上周召開的“全國機械行業轉型升級推進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強調,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機械工業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需要積極探索新方法、新模式、新途徑,保持與提升我國機械工業市場地位。關于農業,上周多個行業文件解讀顯示,我國農業將朝著綠色農業,綠色養殖業發展。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這是黨中央出臺的個關于農業綠色發展的文件,也意味著我國農業發展方式將迎來戰略選擇的變革。
農業綠色化程度仍需提高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現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糧食產量超過6億噸,蔬菜水果產量超7億噸,
農產品供求矛盾大為緩解。但也要看到,農業主要依靠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方式沒有根本改變,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的趨勢尚未有效遏制,綠色生態農產品供給還不足。
點擊查看詳情 機械工業是工業革命的切入點,是國家競爭力的制高點。“機械工業的發展關系到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關系到國計民生和國防力量,是國民經濟的基石。”
我國加快推進機械工業轉型升級
10月12-13日,“全國機械行業轉型升級推進會”在福建泉州南安市召開。會議圍繞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國辦《關于機械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和行業“十三五”發展綱要部署要求,總結工作、交流經驗、分析形勢、明確任務,深入推進轉型升級,加快實現機械工業由大變強。國家工信部及裝備工業司等相關司局領導,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等有關部門領導出席會議,來自全國各省市的相關專業協會、地方行業組織與機械行業部分重點和大型企業負責人,福建省有關企業代表,共計200余人出席了會議。
點擊查看詳情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1-8月農機行業主要產品產量有降有升,大型
拖拉機、中型拖拉機和小型拖拉機產量同比分別下降22.21%、6.27%和9.90%,
收獲機產量同比增長2.26%。
收獲機行業“競爭中的進步”
小麥收獲機是國內農機行業競爭充分,發展成熟的產品。目前,行業內已形成前3家企業銷量約占整個行業銷量的85%左右,競爭名次趨向穩定,并且企業間呈現出差異化優勢短期內無法突破的局面。
點擊查看詳情
植保市場“無人機大蛋糕”誰將分得
近幾年全國農機購置補貼力度一直很大,2015年達到228.09億,一旦植保無人機進入國家層面的補貼后,為了補齊農業機械化的短板,相應的補貼力度會很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計,2017年我國植保無人機市場空間將達到35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8.29%,2021年將達到128億元。
點擊查看詳情 小型玉米機成行業的“中流砥柱”
按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玉米收獲機行業可謂慘不忍睹,就在很多人認為今年玉米收獲機行業完蛋的時候,卻有企業依靠三行機和小四行這種以往并不看好的的產品交出了滿意的答卷。文章從這五方面解讀:1 剛性需求仍然存在2 用戶在回歸理性3 玉米收購價觸底回升4 關內市場需求穩定5 企業的集體努力。
點擊查看詳情
履帶拖拉機強勢回歸
時勢造就英雄!生產力發展造就英雄農機!1958年由拖拉機廠生產的東方紅-54,是國產臺履帶拖拉機。近幾年,隨著農業規模化發展,保護性耕作方式被廣泛接受和綠色農業的呼喚,履拖開始強勢回歸!但有別于上個世紀70-80年代,這次回歸,市場需求已截然不同,是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姿態歸來!
點擊查看詳情 產品轉型升級成為企業為之發展新方向,加快由“制造”向“智造”的轉變。
五征集團成“活樣本”
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現如今,無論是什么產業,粗放型發展的老路都難以為繼。新動能如何挑起大梁,舊動能如何煥發生機?對此,五征集團從研發、管理、產品和裝備制造等多方面入手,堅持創新發展,穩中求進,企業強勢邁入機械行業前沿,為日照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樣本。
點擊查看詳情
雷沃讓“秋忙”不“瞎忙”
在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大潮中,國內農業機械裝備制造企業——雷沃重工,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將制造業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實現了雷沃阿波斯裝備從制造到智造,再到智慧的升級。
點擊查看詳情
上周各地都已進入秋收的收尾工作,河南進入秋播階段。但受惡劣雨水天氣的影響,湖北等地區災情嚴重,搶收救災成緊張工作。
湖北調動多力量“搶收搶種”
近期湖北省遭遇持續陰雨天氣,部分地區遭遇大到暴雨,近2成中稻倒伏嚴重,部分稻谷穗發芽或霉變,災情嚴重。災情發生后,湖北省農機部門加強農機具調度,指導搶收搶種。截至10月9日,全省投入水稻收割機6.85萬臺,搶收中稻1656.26萬畝,占中稻種植面積77%。其中機收1528.57萬畝,占收獲面積92.29%;投入油菜播種機2900臺,搶種油菜233.90萬畝,其中機直播135.47萬畝,機種占比近6成;投入耕整機2.82萬臺,耕整471.9萬畝,其中深松整地52.7萬畝;投入秸桿還田、離田機1.7萬臺,粉碎還田994.35萬畝,打捆離田44.9萬畝。
點擊查看詳情 河南省五大關鍵技術拉開“秋播”帷幕
隨著秋收接近尾聲,河南即將進入大面積秋播期。為防止“賣難傷農”,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河南省農業廳近日下發意見要求,在今年秋播中力推五大關鍵技術。一是優化品種布局,因地制宜推廣良種;二是耕耙壓相配套,切實提高整地質量;三是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四是加強麥播期病蟲防控,提高防治效果;五是落實規范化播種技術,提高播種質量。
河南省農業廳還開展“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活動,指導農民科學開展小麥耕種,將這五大關鍵技術落到實處,確保麥播順利進行。
點擊查看詳情
多地對于本年農機購置補貼已進入三、四檔工作,部分地區已經完成,為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順利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
內蒙古參與補貼企業近2000家
內蒙古自治區共進行了四批補貼產品的歸檔工作,其中享受中央資金補貼的產品歸檔三次,享受自治區資金補貼的產品歸檔一次。通過四次補貼產品的歸檔,參與申報的企業近1200家,申報的產品近10000個。
點擊查看詳情 淄博市基本完成全年補貼目標任務
今年以來,淄博市農機局采取了多項舉措,扎實做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推動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全面落實。截至9月30日,全市2017年3527.103萬元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已落實3404.383萬元,落實比例達到96.52%,基本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
點擊查看詳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