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麥苗情不及上年 農業部要求適當恢復春麥種植
資料圖
當前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即將由南向北陸續展開。農業部19日召開了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深入分析當前糧食和農業生產形勢。農情調度顯示,預計今年冬小麥播種面積3.4億畝,與上年基本持平。
據介紹,與往年相比,今年春季田管和春耕生產有兩點不同。一是春季麥田管理任務更加繁重。農業專家分析,今年冬小麥苗情是近幾年較復雜的一年,目前苗情基礎差于上年,尤其是江淮地區晚播麥個體偏弱、群體不足。據農業部農情調度,11個小麥主產省冬小麥一類苗比例44.3%,同比下降5.1個百分點。二是結構調整安排作物茬口任務更加繁重。
日前,農業部印發《2016年種植業工作要點》指出,穩定黃淮地區冬小麥,適當恢復北方春小麥。
在發展目標上,農業部要求提升“三個能力”。一是提升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能力。夯實谷物基本自給、口糧安全的基礎,棉花、食用植物油和糖料等農產品供給穩定。二是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三是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要點》強調,今年種植業發展的首要任務是穩定糧食生產,保持糧食產量基本穩定,防止出現滑坡。重點任務是穩定小麥水稻面積,守住“口糧安全”的底線。強化政策引導,落實小麥、稻谷低收購價等政策,指導農民安排好種植結構,確保小麥、水稻面積穩定在8億畝以上。穩定黃淮地區冬小麥,適當恢復北方春小麥。鞏固提升東北粳稻,穩定南方雙季稻。積極發展稻米和強筋弱筋小麥,滿足消費需求。會同發改委等部門,實施《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辦法》,細化指標,落實責任,加強督查,調動地方重農抓糧積極性。
《要點》指出,要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提高種植業發展質量。實施《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有序推進結構調整,加快構建糧經飼統籌、農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的農業發展格局。把握調整目標,實現“兩保、三穩、兩協調”,即保口糧、保谷物,穩定棉花、食用植物油、糖料自給水平,促進蔬菜生產與消費、飼草生產與畜牧養殖協調發展。明確調整任務,著力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作物結構、適應市場需求的品種結構、生產生態協調的區域結構、用地養地結合的耕作制度。
落實《農業部關于“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的要求,鞏固提升優勢區,調減非優勢區,采取有力措施,層層分解任務,力爭調減1000萬畝以上的玉米面積。加強政策引導,落實好“糧改飼”和糧豆輪作等補助政策。落實替代作物,根據市場需求和農牧發展需要,因地制宜發展青貯玉米、飼草、雜糧雜豆等作物。
啟動實施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堅持生態優先、輪作為主、休耕為輔、自然恢復的方針,加大政策扶持,強化科技支撐,加快構建用地養地結合的耕作制度,促進資源永續利用、農業持續發展。制定實施方案,確定輪作休耕試點的規模范圍、補助標準、操作方式。突出重點區域,輪作重點在玉米非優勢產區,休耕重點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區、南方重金屬污染區,先行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推開。輪作以糧豆輪作、糧油輪作、糧飼輪作、水旱輪作為主。
《要點》還對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圍繞“糧改飼”、糧豆輪作等方面加快推進種業科技創新、加快推廣高產多抗的棉油糖新品種、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等重點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農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農機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 。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農機網www.hebeigongyou.com)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上一篇: 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將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