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雙11結束的第二天,馬老師在杭州的一場會議上說,“今年雙11三四五六線城市的消費人群、消費金額的增速第一次同時超過了一二線,網上購物的新增用戶60%到70%來自于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聽到這話,很多化妝品店老板估計得在心里大吼一聲:“這廝好狠?!币驗槿奈寰€城市(即所謂的下沉市場)的消費者正是自己店里的主要客戶群。以前,看到電商做得風生水起,化妝品店老板可以昂起頭顱,丟下一句“你走你的陽光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倍缃瘢娚淌菧蕚浒血毮緲蛞步o拆了,讓你無路可走。
1 電商巨頭紛紛搶占化妝品下沉市場
不過最先在化妝品下沉市場和化妝品店搶生意并非天貓,而是拼多多。自2015年誕生以來,拼多多就以“砍一刀”聞名下沉市場,并讓眾多小鎮青年和大媽為之瘋狂。在今年618這一天,拼多多的訂單超過11億筆,其中近7成訂單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
盯上下沉市場這塊肥肉的還有京東,為此還專門打造一個叫京喜的新電商平臺。在今年10月31日這一天,京喜平臺共賣出近6000萬件商品。其中,來自三至六線下沉新興市場的新用戶占當日京喜新用戶的74%。面對電商的來勢洶洶,一些店老板搬了根小板凳,坐在店門口,翹著二郎腿,開始了一場哲學思辨。即未來化妝品店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如果有,那它的價值又在哪里?
2 化妝品店的價值在于專業與體驗
“現在化妝品店的生意確實越來越難做了,但也有一些做得好的。據我的經驗,要判斷一家店做得好不好,只要進店看看店員的專業度。如果店員專業且服務好,那這家店的生意不會差?!蹦郴瘖y品代理商余國芳如是說道。他目前在山東經營一家名為巧迪商貿,目前擁有350多家化妝品店網點的化妝品代理公司。

其實最早受電商沖擊的實體店是服裝店。當2015年一大波關店潮襲來的時候,也有人討論過服裝實體店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如今4年過去了,街邊仍然少不了服裝店的身影,雖然數量上要比以前少了很多。而服裝實體店之所以沒消失,最主要是因為顧客可以在實體店試試衣服合不合身,在網上卻不能。因此可以說,試衣間就是服裝實體店存在的價值。
同理,化妝品店的店員能夠通過現場的觀察,判斷進店顧客的皮膚狀況,并推薦相應的產品,當然前提是店員擁有足夠的專業度;而且消費者還能現場體驗產品效果,這些都是電商所沒辦法做到的。所以,專業和體驗就是化妝品店存在的價值。
3 提升化妝品店專業度,離不開品牌的參與
一提到專業和體驗,很多化妝品店老板就直撓頭。因為現在店員的流動太大,還沒等熟悉店里的產品,就已經離職了,更談不上專業性;而且要培養一名專業的店員所要的成本很高,再加上做體驗還得要場地和工具,這對于本就經營困難的化妝品店來說,更是有心無力。其實這些困難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
但如果品牌方能夠給化妝品店更多利潤和支持,并提供培訓老師對店員做專業培訓,那么店老板不僅可以用更高的工資來留住店員,而且還可以降低培養成本。而只要有了專業的店員,就能夠給顧客帶來專業的體驗。因此,化妝品店要提高自身的專業度,離不開品牌的參與。